10/19-22 Dr. Nelles 兩性關係工作坊 筆記摘錄 by張鈞雯

兩性關係是一個奇蹟。
因為,每天我們自己內心都已經有很多的爭戰,連自己都想要逃離自己,自己都無法忍受自己,人跟自己相處就很難,有時都想要放棄自己了,居然有一個人可以忍受自己,在旁邊陪伴,這難道不是個奇蹟嗎?
It's more natural for a couple to part, than to stay together for a long time. But, when we are in a relationship, we often take the other person for granted. 事實上,伴侶的分離比長相廝守要更為自然,但當我們在關係中時,往往把對方的存在當作理所當然。

兩性關係中,有幾個秘密

第一個秘密,男人和女人是完全不同的動物,完全不同的世界。

女人在進入關係開始,就努力將男人變的像女人,因為女人是天生的教育家,所以,女人的努力,一則成功,一則失敗,成功的話,她把男人變成女人,然後就覺得無趣了,失敗的話,兩人之間,就會不斷的爭吵。但是,我個人覺得,我寧願不斷爭吵的伴侶關係,也不要變成死寂的母子關係。
男人和女人最大的不同,在於男人天生有侵略性。光看男人的身體,其實就配備了一個武器(當然有時候有傷害性,有時候沒有傷害性)。而創造生命的行為,其實男人在某個程度上,就是必須去侵犯女人;所以,基本上,男人侵略,女人接受,是創造生命的基礎,這也是男女的天性。
我近年來在美國工作坊的經驗,基於我的觀察,有一個印象在我心中產生:美國的男人都很弱,而女人都很有力量,(今天現場亦是如此)。

在美國,女人的力量,不單是在家裡展現,還藉由教堂活動,表現在社區裡,比如領導社區委員會等等。所以我有一個個人的想法—美國現在的青少年之所以這麼充滿暴力,是因為男人本性中的侵略性在社會生活裡被壓抑了,所以要透過青少年的暴力來呈現。因為除了在軍隊或者加入幫派之外,男人沒有別的機會可以展現他們的侵略性。
我要再一次強調,男人和女人本質上的不同。所以,如果兩性關係中,可以看到這樣的不同,並且用感恩和接納的態度來對待這些不同,

當男人與女人相處,就接受女人原來的樣貌,即使她是這個男人的妻子。當女人跟男人相處,就要接受男人的樣貌,即使他是女人的丈夫。

(註:我想這點也是對照,當女人進入關係後,就會開始想改變男人這一點)
第二點,是關於家庭背景
兩個人來自完全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經濟背景,價值觀。在以前,這比較容易。因為婚姻是透過媒妁之言,所以有錢人和有錢人結婚,窮人和窮人結婚...以此類推。但是現在,是自由戀愛,關係中兩個人在完全不同的家庭中長大,很容易就會拿自己家庭的價值觀和是非觀去衡量對方,包括對方和對方的家庭的行為。
在兩性關係中,這種比較隨時在發生,即使不是明顯的衝突,也會在潛意識的層面不斷進行。如果只有兩個人,問題還比較簡單,但如果有小孩,那問題就大了,在教養方面 兩方容易起爭執,各自覺得我的比較好,你的比較不好。還會覺得,對方家庭的不是。所以,當我們在關係中時,必須看到且如實的接受對方及對方的家庭和自己與自己的家庭的不同,並且同意這個不同,這個關係才有可能長久的維持下去。
就像我們從一棵樹上,摘了一顆蘋果,我們不可能一邊覺得這顆蘋果真是太甜美了,卻一邊對著樹吐口水還譴責他吧?雖然有時候,那個蘋果樹的形狀,我們不是很喜歡,但是,這顆樹既然能夠長出這麼甜美的蘋果,讓我這麼喜愛,這棵樹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吧。這就是我說的意思。
第三個秘密就是與母親的關係
與母親的親密關係,超越所有關係。因為我們本來是母親身體裡的一塊肉,從母體得到滋養,成長 然後分離。其中的親密關係 不是任何關係,包括男女的伴侶關係,可以比擬的。當我們進入兩性關係時,他勾起我們對於和母親的親密關係的記憶,我們在親密關係中,會期待這個關係是像我們和媽媽的關係一樣的親密的,但是,事實上是沒有任何關係可以超越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連結。所以,我們會感到失望。

所以,人要認清,沒有任何親密關係是可以和母子關係相比擬的,因為我們曾經是一體。跟媽媽的親密關係",是任何關係所比不上的。
有時候,在伴侶關係中自己的感受,其實等於是自己對母親感受的投射。比如說,我們有時半夜哭著醒來,母親卻不在身旁,或許她是在忙,或者去醫院或者真的離開,放棄了我們,不管是什麼原因,結果就是我們感到很失落。而這個失落感,會被我們帶到且投射在伴侶關係中。當我們潛意識認為,我們所愛的人會在我們需要時不見時,下意識的就會阻止自己去愛,以免嘗到這種失落感的痛苦。這個部份,完全是在潛意識運作的,所以看起來,好像是一方想走,但其實是另一方一直努力的推開他。
最後一個是 家族的記憶

比如說,一個女人,如果遭到丈夫虐打,或者羞辱

她的孫女,也可能遭受類似的命運,或者會懼怕男人(認同了祖母)

雖然她孫女渾然不知她祖母的命運,這是因為,家族的命運,在我們身旁流動。家族中,一旦有新成員誕生,他/她就會被家族的命運影響。
這個家族的記憶不是在腦子裡的,而是在家族的成員間流動,所以新出生的小孩,就自動調頻,接收到家族的記憶。所以,我們也可以用代表,去調頻接收家族的記憶,這也是為何家族排列的工作方式可以行的通的原因。
所以,在面對兩性關係的議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家族的記憶對於這個關係的影響。
<個案>
個案去年離婚,他與丈夫認識十年 結婚七年,她覺得沒有與男人相處的能力
老師說: 真的嗎?可是你跟他相處了不少時間 不是嗎?

個案點頭:是

(中間有一段話我不記得了) 然後老師問:can you take love? 你能接受愛嗎?

老師說:如果你能接受愛,你不會是個miserable PERSON,因為 接受愛的人 是不會miserable的。Love destroys the self image of being miserable.

MANY people long for love, 有許多人渴望愛,but they cannot take love...why? Because love destroys their self-perception

愛會打破人自憐而悲慘的自我形象 人因為害怕失去自我形象 便無法接受愛They have to leave the miserable self behind


10/20

今天老師講的幾句話,很讓我感動敬服,希望自己永遠不要忘記,永遠抱著這樣的態度,來服務。看到老師很自在的做他所能做的,跟從他的感覺,把隱藏的動力呈現在光下;不落入個案的遊戲,也不做過多,中立的把正視事實,改變的責任留給當事人。要做到這樣的程度,真是不知累積了多少的經驗與智慧。


我的焦點並不是在那個糾葛,而是在解決之道,或者從另一角度說,在於呈現出來的事實。 (My focus is not on the entanglement. My focus is on solutions, or in other words, on something that comes to light.)
我不認為自己是個治療師,我只是支持客戶去看那被遮住的真實。真實才是真正的治療師。I don't perceive myself as a therapist. I am just supporting the client to see the reality that is hindered. REALITY is the real therapist.
我們無法改變別人的生命或命運。我們也無法幫助他改變。我們能做的只是幫助他看到現實與真實的命運。我們甚至無法要求他人去正視自己的命運,我們只能邀請他,讓未知潛藏的動力來到光下,被當事人看見。 We cannot change other people’s life of destiny. We cannot help him to change. What we can do is to help him to see the reality and real destiny. We cannot even ask people to see their own destiny. We can only invite him, to bring the hindered energy to the light and to be seen.
唯一可以創造改變的只有真實。沒有人可以在他人身上創造出改變。即使我自己也無法在自己身上創造出改變,除非我讓自己暴露在真實的面前,並且如實的同意它。The only thing that creates a change in us is the reality. Nobody can create a change in other person. Even myself cannot create a change in me, unless I expose myself in front of the reality and agree with it.
生命並不請求你的允許,他就在那兒。問題也不在我們喜不喜歡這個生命,或者我們接不接受它,而在於我們是否能如實的同意他。所以,第一步就是去面對這個真實。 Life does not ask your permission. It's just there. It's not a question that we like it or not, or we accept it or not. It's the matter of whether we agree with it or not. So the first step is to face the reality.
自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一旦你得到它,你就永遠不可能再回去那個你所習慣的悲慘生命。Freedom is a big challenge, because once you get it, you can never go back to the old miserable life that you’re used to.

原始經驗的投射:孩子與媽媽之間的親密關係vs.與伴侶之間的親密關係
人與伴侶間的關係,是次要經驗。當幼時創傷來自孩子需要時,母親不在身邊的經驗。孩子會產生一個信念:我愛的人在需要時不會在我身邊。這個信念會被投射到他與伴侶的關係和安全感,甚至會潛意識的推開伴侶。
伴侶並不是理所當然的。The Partner is not for granted.
在你找到一個讓你感到完全安全的地方之前,你是無法真正的去愛一個人的。 而這個地方,在你的心中。只有當你真的連結自心時,你就不怕失去愛,然後你才能夠真正開始去給予與接受。 You cannot really love someone until you find a place that you can feel totally safe and be loved. And the place is in your heart. Only when you are really with yourself in your heart, you no longer be afraid of losing love, then you're open to give and receive

排列技巧:

導引用言:進入那個感覺…深深的進入那個感覺
代表角色的轉換:排列中本來代表生命的,感覺非常無力衰弱,好像是難產而死的媽媽,反而媽媽是很有力的站立,但是後來又自動交換,生命變的有力量。老師說,這是因為本來生命的力量是在流逝中(母親將死),但後來母親真的死了,孩子的生命接續來到世間,所以生命又有了力量。所以並不是真正有角色轉換的狀況出現。另一例是原先代表當事人的代表,後來倒下後,似乎轉換成另一位家人。老師說這種情況非常少見,他也無法解釋。
讓代表用言語表達負面感受是很重要的。許多時候這是解凍的關鍵。有時候代表感到強大的暴力或者憤怒的能量,與其治療師擔心他會不會真的動手,不如引導代表用說的將那個負面感受或者意圖呈現出來。例如:「我對你非常生氣」、「我想殺了你!」「我想痛打你!」等等

Misuse of Children 父母的誤用孩子
男性方式:身體/生理上的/性誤用 (Sexual Abuse)--依誤用程度有許多不同層次
女性方式:心理/情緒上的誤用

誤用的定義:成人利用孩子去滿足他個人的需要。男人多半是滿足生理的性需要,女人則多是誤用孩子去滿足其未從原生父母或者伴侶身上得到的足夠的愛。
男性和女性使用不同的方式,乃本於天性上的不同。男人藉由侵略展現力量,女人藉由操控展現力量。這不單是在對待孩子方面,即使在兩性互相對待時,也是一樣的。(編按:這就是所謂的:柔能克剛、百煉鋼化成繞指柔吧,女人藉由各種心理情緒的牽制,展現其力量以控制他人)
誤用孩子會產生序位的混亂:在家庭系統中,父母的序位應該是高於孩子的,但在誤用的情形裡,孩子成為了給予者,其序位會高於接受者,於是就產生了序位的混亂與愛的失序。
誤用的種子(或稱前期徵兆):父母雙方或一方,在孩子出生後(多見於第一個孩子或者最小的孩子),將孩子看的如此重要,而忽略了和伴侶之間的關係。
在排列中介入或者測試誤用孩子的方法—讓父母對孩子說:
我的先生/妻子最重要,再來才是你 (在誤用孩子的案例裡,經常父母的代表是說不出來的)
你的爸爸/媽媽對你而言,就像我一樣好 (Your mother/father is as good for you as Iam)
個案排列與關鍵語句
母親生孩子時,難產而亡—

讓孩子對母親說:

你為我的生命,付出了最高的代價,我接受這個代價,這是我的承諾。
你給了我生命,這就是最大的禮物

在孤單中,有一個機會,這個機會是和幾乎每個人產生連結。但如果處於自艾自憐的狀況,那就永遠都不可能和任何人產生連結。要能夠有這個可能性,必須放棄只想和某個特定人(媽媽)產生連結的慾望。但放棄這個慾望,並不是否認他,而是真正接受,母親已經盡其所能的給予了,而且對你已經足夠了。

孩子出生之際,家中重要人物死亡,這個人物常會對孩子造成重大的影響。

自然法則:新生命優於舊生命(因為新生命負有傳承下去的天職),新生命也彰顯賦予舊生命更高的價值,所以當資源有限時,應當優先給予新生命。(老師補充說:因此我們可以好好的觀察,目前在歐洲等已開發國家,將社會資源分配給老人較多的這種狀況,對社會或者家庭會帶來什麼影響)

集體議題的排列:通常我不太喜歡排列集體議題的代表,例如戰爭,種族等等,但是如果和當事人有切身相關的例外。(比如說父親是因國共戰爭才流亡來台,那必要時就可以排出國共戰爭的代表去代表這個集體議題)

排列員吸引來的個案,會呼應其內在正在進行的議題過程

男性在心理上比女性容易受傷

伴侶的外遇,對另一方是很大的傷害,但同時這個事件,也可以是一個很大的療癒。因為這個傷害,是和與母親的親密關係那個原始經驗有關的,如果可以藉由伴侶離開的傷害,去看看、療癒原始經驗的創傷,反而是個很大的禮物。
何時可以用排列來工作?
個案的動機:不是為了好奇,而是真正想解決問題
個案的權力:他提出的議題,他是否有權力主導或影響解決方案的發生?


10/21

何謂現象學?
Let what appears shining.
治療師由傳統治療中主動的收集、分析、治療,變成被動的角色,接收所有呈現的訊息。被注視的人/物體是主動的發送訊息者,排列員是被動的接收者。
Let the moment teach you. 對這個當下及客戶開放你自己,讓接收到的訊息告訴你該做什麼,而不是拿自己過去的經驗、分析、形象(別人的影像)投射在這個客戶身上。
過去的學習,在適當的時候,可以服務當下的工作(如使用的語言、呼吸、擁抱…等等)
對主體(個案)敞開時,所需要的態度和品質
愛—無條件無批判的愛。用愛接觸,對方才會敞開。用愛的態度,向所面對的敞開,看待個案在比我們高的位置。我們必須用超越個人觀點的愛去看個案,不用自己價值觀中的是非好壞去框架評論對方。
愛案主的家庭—帶著愛對他的家庭敞開,沒有人被排除,沒有人被評斷。Open with love to the family, nobody excluded, nobody judged.
愛案主,案主家庭,與他家庭的命運如實的樣子—Love and acknowledge the client, client’s family, and the family’s destiny.
在排列工作中,把不順的感覺或者不舒服的感覺表達出來,讓他浮現。E.g. 」我覺得似乎無法繼續工作下去」,「我們好像卡住了」。將感覺表達出來,這個感覺就不會在潛意識影響你的工作。

治療師的品質,就只是成為一個人。如果允許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客戶才會真正相信你。It’s just as simple as being a simple human being.

練習:內在男人與內在女人
設定:人數夠的話,可排成內外兩圈相對,各朝反方向側移輪轉。如果人數不夠,就用走動的方式,讓男人和女人可以和不同的對象配對練習。
活動:男人和女人相對而立,注視對方的眼睛,直到感覺準備好。然後男性看著女性的眼睛,對女性說:「我是男人,我歡迎你內在的女人」 (I am a man, I welcome the woman in you)。雙方各自靜默感覺,直到感覺到身體對這句話的反應與變化。感受到了之後,換女性對男性說:「我是女人,我歡迎妳內在的男人」(I am a woman, I welcome the man in you.)。然後雙方各自感覺身體內在對這句話的反應。然後換組。
此練習亦可在遇到同性時做,例如同為女性。但是語句要變成:「我是女人,我看到妳內在的女人,我也看到你和我是兩個不同的人」 (I am a woman, I see the woman in you, and I see you and I are two different individuals.) –在此需強調「你我是不同的人」,是因為如果當同性時,彼此的性別特質相同,很容易在潛意識形成一種「共謀」狀態,結果就是會把自己的信念與狀況投射到對方身上,這樣就沒有如實的看到對方了;所以在此要強調「你我是不同的人」。

練習:我是男人
男性圍成一圈,面向外。女性圍在外圈,面向內。男女相對。女性圓圈開始轉動,圍繞男性轉動。內圈男性依提示聲看著女性的眼睛,說:「我是男人」,重複三四次或更多直到帶領員感覺ok.
然後,男性閉上眼睛,想像所有男系祖先,在背後列隊支持著他,感覺男性力量的支持,然後說:「我是男人!」
帶領員指示當男性睜開眼睛時,想像站在面前的女性,是他的母親;也指示站在男性面前的女性,請代表他的母親;然後指示男性張開眼睛時,看著母親(代表)的眼睛說:「媽媽,我是男人。」。帶領員接著提示男性張開眼睛。帶領員可視必要性,提示多說幾次「媽媽,我是男人。」

No man can stand a woman, unless his father stands behind him.

愛與覺察
這幾天,我們談到了和母親的親密關係,也談到了和兩性的親密關係。這些親密關係,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那是針對特定人的,有所期待的。當我們的愛,是針對特定人的,我們會對這個特定人有所期待,期待對方來滿足我們內在感覺被愛的需求;當這個期待與渴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我們會感覺失去了愛,或者愛被奪走,就會產生失望、憤怒、恐懼,等等的情緒。這種針對特定人的愛,我稱它為情緒性/情感性的愛(Emotional Love)。他是來自於身體脈輪中的第三輪,太陽神經叢(Solar Plexus Chakra);太陽神經叢掌管著我們的情緒面。

相對於情緒性的愛,另外一種,是發自心輪的愛 (Love from the heart Chakra)。心輪,位於胸部中間,約心臟的高度,這是一個掌管「愛」的脈輪。當我們可以連結自己的心,如實的看到自己,接受自己,愛自己時,我們就豐盈了自心。當我們回到自心,連結自心時,那個愛,是豐沛不絕的,你不會失去,誰也無法拿走。而當我們可以連結自心,用發自於心輪的愛,去愛別人時,這個愛,是超越特定人的,是不帶著渴求或期待的,就是如實的愛一個人原本的樣子。發自心輪的愛,是超越的愛,而且永不匱乏。(鈞雯按:我的理解是好像「博愛」或者「仁愛」的意義)
練習:發自心輪的愛
每個人閉上眼睛,感覺自己的心臟,與心跳。讓注意力集中在心臟與心輪(兩乳中間的位置)。
大家站起來,但隨時保持著與心輪的連接,然後開始走動,隨機地兩兩相對
當兩人相對時,注視著對方的眼睛,然後心裡想著:我給你我所有的愛(I give you all my love.)然後想像從心輪處把愛送給對方
覺得夠了時,可以向對方鞠個躬,謝謝對方,然後就可以換人

10/22 督導

面對個案的憤怒與處理
A:接受他,及他的憤怒,但不回應,也不去做爭辯或解釋。一旦解釋就開始受其支配控制。接受他,承認他的憤怒,然後忽略他。或者直接告訴對方如果你覺得不滿意,不同意,你也可以選擇不要繼續工作,我可以將費用退還給你。當你不信任我時,我們是無法一起工作的。
當排列工作結束時,常不知該如何向個案解釋,或者告訴他可以預期什麼。
A:不要解釋。排列工作為靈魂及內在歷程帶來新的順位,而這對他會帶來一些改變,但不能保證會有外顯可見的改善。
做完排列工作,就放下了。不要再想著可以多作些什麼。信任一切存在就是最好的發生。
對於 “存在” 所帶給你的一切保持開放,信任祂會帶你到最適當的地方,並且抱持感恩。 Be open to what existence brings you, and trust that it’ll take you to the right place and be graceful to it.
Trust yourself. 信任自己。在進行排列工作時,對於當下的感知,念頭,和想要作的行動,保持覺知與信任。相信自己是存在的工具,去輔助存在所要呈現的事實。
Q: 老師曾說,在中性化的時代,性別認同更加重要。這是為什麼呢?可以再加以闡述嗎?
A: 男性與女性天生就不同,這是生理,心理自然的區分,也讓男人,女人得以分別發揮不同的性別特質來延續這個世界的生命與運轉;在這樣的性別分工下,男人和女人的定位是清楚的,各自對其性別認同是安全而毫不懷疑的。而現代中性化的時代,由於社會價值的轉變,讓女人轉變為較強勢,男人的侵略性被壓抑,兩性都有中性化的情形。雖然表面上是兩性平等,但是,在潛意識的層級,兩性對於各自的性別認同,卻失去了安全感,對自我認知產生了懷疑。
這是為什麼我說,在中性化的時代,性別認同更加重要的原因。一個男人必須確知他是男人,有 “屬於男人”的安全感,這樣當他必須展現女性或柔軟的特質時,他知道他是安全的,不會失去男人的身份。反之對女性亦然,當女人確知她是女人時,一旦她必須強勢積極,她的內心不會動搖,因為她知道她不會因此失去女人的身份。這樣當男人與女人回到家庭,回到兩性關係中,面對伴侶時,他們可以用單純堅定的男人與女人的身份,去經營他們的兩性關係。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