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

撐了整整一年,終究,我還是寫了下來……

死亡:我正好好地照顧著她。將來,我也會好好照顧你;現在,好好去過你的生活。

神父和助手引領著送葬的隊伍,緊跟在神父後面的是一匹拖著小木車的馬,一口小小的的白色棺木陳臥在木車裡。隊伍通過了旱地,原本忙於耕作的農人們不約而同停了下來,脫帽向這來不及長大的人間過客告別。~電影《新天堂樂園》一幕

在台灣我們鮮少能以像上述的義大利電影片斷那樣以平靜的態度看待死亡,對我們來說死亡是可怕的東西,我們得用頌經、鈸鐃和嗩吶聲,甚至孝女白琴、電子琴花車和鋼管裸女來驅散死亡帶來的孤寂。我們不被允許,也難以忍受他人傷心流淚。

黑頭師公手捻稻穀:
一散南北方,子孫貴萬金!
有喔!
二散東西方,子孫年年存!
有喔!
少了感性溫馨的道別,只有喧囂擾攘的戲碼,同時,生者希望能馬上得到亡者的庇佑,好快快結束喪禮,回到正常生活遠離死亡。

對於死亡,我們有太多的怨恨,因為祂奪走了我們摯愛的人。
對於死亡,我們有許多傷心,因為摯愛的人選擇了祂而離開我們。
對於死亡,我們充滿了恐懼,向來都沒有死去的人回來告訴我們那裡的世界是如何。
對於死亡,我們又有太多遐思想,畢竟有太多太多的親人們站在死亡的那一端等待著我們。
對於死亡,我們充滿好奇,畢竟祂是我們每個人未來的歸宿。

死亡,祂比誰都強,連最偉大的英雄都死在祂懷裡。
死亡,祂最公平,祂不分貧富貴賤男女老幼都得死那麼一次。
死亡,祂最無情,祂來時管你愛正火、情正濃、飛黃騰達、子孝孫賢,亦或是喜獲麟兒時。
死亡,祂最賊,無聲無息地偷走了我們的生命。
死亡,祂最嚴厲, 每個人都得要放下一切孤獨上路。
死亡,祂最溫柔,沒有一個人捨得離開祂的懷抱。

因為忿恨恐懼,使我們避而不談。
因為傷心遐想,我們又過度美化。

因為好奇,我們想盡辦法猜測死後人去了哪裡,我們不斷用想像詮釋我們自以為知道的死後的世界。

因為我們的不安,所以我們選擇不說,我們避諱,我們用各式各樣的名詞來代替死亡這兩個字,希望這樣能將祂從生命中遠遠放逐,我們以為只要忘了,祂就可以從地球上消失,於是我們選擇歌頌誕生、詛咒死亡,視談論祂為禁忌,將祂當成生命中最大的不幸,祂於是成了人人生命中去之而後快的大魔王。為了滿足我們自以為可以和死亡對抗的綺想,我們用生化科技來延緩老化,用醫療的手段來干擾死亡的過程,我們為著一次又一次戰勝死亡而沾沾自喜,拿著死亡已然遠離的假相來自我安慰和欺騙彼此。因著自己的無知和恐懼,我們不知道怎麼教也不願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死亡,所以我們選擇了隱瞞,於是乎孩子們就用吸毒、飆車、幹架等方式來接近死亡想要一窺祂的面貌,要不就是喜孜孜地把骷髏當做流行元素和裝飾品,或把死掛在嘴邊當話題,再不然上網找可以一起自殺的伙伴,藉以提醒我們不能排除這位永遠存在於我們家族中的成員‥‥‥死亡,祂在,祂一直都在,打從世界有生命開始,從我們入胎那一刻,在我們的生命中,在我們的生活裡,祂分分秒秒片刻不曾離開。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承認,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正視,祂都是每個人不得不走的路,以及永恆的歸宿。

死亡,必也正名。

她往生了。
她安息了。
她長眠了。
她解脫了。
她蒙主寵召。
天使帶走了她。
請告訴我,能不能就請你告訴我事實,她死了。
可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我又要怎麼開口跟你說?

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說法,不愁吃穿,還有七寶莊嚴的樓房,八功德水水池。
天堂有許多天使,還有我們死去的親人,大家和樂在一起。
能不能請你告訴我,你其實並不知道死後有什麼。
可是就這麼不知道又是件多麼令人難受的事啊!

不要哭,這樣對她不好,她會對世間有所留戀,這樣她就不能往往生極樂世界了。
人死不能復生,請節哀順變。
她終於解脫了,你也不要哭了,如果你真的愛她就應該為她高興才對。
為什麼失去摯愛的人我不能哭泣,為何我不能表示我的哀悼和傷心?
呃!因為我實在受不了看見別人傷心流淚呀!

孔子:未知生焉知死。
學會死亡,才能學會活。~《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威爾菲:如果沒有正視死亡,我們就不可能好好活著。
死亡:我為生命服務。

有死亡存在,我們才有責任把生命傳下去。
就因為沒有永恆的生命,於是活著的分分秒秒都值得我們用心珍惜。
因為知道有一天會分開,所以更要珍惜彼此相處的機會和感情。
因為有些人死了,讓我們可以帶著愛把他們和回憶一同放在心裡,伴著我們走下去,直到我們同樣到達生命盡頭的那一刻。

我:死亡,謝謝你照顧著她,我帶著愛看著她也看著你,未來,等時候到了,我會交出自己投入你懷裡;而現在,我要好好過我的日子。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