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上課前夕我並沒有太積極找同事喬班,一來以目前的勤務現況太早找大家總會回答時間還早所以不確定,但日子太接近時能換班的早就換完了,我的腦袋想及早圖個確定,畢竟週六的假一直沒著落,但奇怪的是心裡竟有著一股莫名的篤定感。上課前一週我正為了監方要我加班的事在抓狂的同時,心裡那份篤定感又來了,似乎在告訴著我與其抱怨掙扎不如臣服面對。於是不知怎的我第二天乖乖地跑去加班,而且還連同事的份也一起加,當時連自己都覺得是不是瘋了,竟加了個二十四小時的班,神奇的是,這反而造就了我可以如願上課的機會,彷彿冥冥中有個力量在安排。
不知道是我變得比較專注還是事實即是如此, 我覺得和上一期比較起來這回老師多說了許多家族的模式及潛在的動力,有一些老早就遺忘的正好可以從記憶深處重新喚醒,對之前不熟悉的部份也可以有所溫習,當然還有以前沒學到的正好聽聽老師分享經驗,我真有種賺到了的感覺,真的很感謝有前輩的帶領,因為要單憑我們自己來摸索和整理,不知要花多少的時間才能對一些特別的家族動力有所認識和了解,實在講,都看過不知幾遍的影片了,一到了臨場還是不會注意大太多細節,要是老師沒有有直接點明了講,還真不知到從代表的呼吸、手指的動作、應答等方面可以拼湊出一些特殊的動力背景,而且也不易去區隔有哪些是個人的早期經驗,而又有哪些是來自於認同家族歷史中的人物。上次受訓帶著自己的狀況上課,內在和外在的衝突無時無刻不在上演,我根本就自顧不暇,也就更別說是學習了。雖然有些事它是還在,但已不再是困擾,而現在我仍有些自己要面對的課題,但我已學會在處理課題的同時在心裡為自己留一個空間,因此可以用比較輕鬆的心情以及專注的態度投入學習之中。
老師獨創的那個「代表自己」的練習蠻好的,幫助頗大,對我來說好像是上次情緒排列的進階版,上次排列過後我多了很多對自己情緒,身體內分泌變化,肌肉張力的覺察;而「代表自己」的練習它造就了一個空間來觀照,看看自己在獨處時以及在團體中如何與自己或與他人連結,還有自己內在的隱藏模式為何。這讓我更有機會了解自己,說實在的我很訝異,一些自以為早已走過的課題其實一直都在,只是沒被看見罷了,它們不僅沒有真正的畫下了句點,反倒還在內心深處不斷影響著我,我也從這裡看清自己近來漸漸浮現出輪廓的核心議題,是啊!就這樣,身為人遲早都得面對的,我已經找了很久了,但也努力地想看清楚的,如今真的看見了!或許是我個人向來都習慣單打獨鬥吧!這也讓我想起在做排列和或生活中,為何我會比較強調哪些責任是個人必須面對和承擔的,又有哪些部份則是來自所歸屬的團體或家庭,以及人與人之間施與受應該是怎樣的平衡。
而在實作方面,雖然老師說我的排法和同學們不太一樣,但可能是沒看到自己排的吧!所以也並不覺得有何不同。不過要是和複訓前相比,可以察覺自己是有些許改變,首先是一開始在做問題澄清時,我比較能讓案主多一些敘述,即使對方話裡帶有對問題詮釋,也比較不會像之前一樣急於去打斷對方陳述的機會。再者是多了一些誠實,對自己聽不懂的、忘了的、做不到的、做錯的,我會直接地說出來,而不會死撐在那裡為自己找台階下。再來是比以前耐得住等待,不會急於說話或做什麼來打破似乎僵住的氛圍,也較能與場域有時呈現的那種空空然的動力和諧共處,不因為自己的不安而想要做些什麼來揮去那樣的感覺,對設置代表時會一個一個慢慢加,免得因為「沒味道就加糖,太甜了再加鹽巴」反而搞得難以收拾。當然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了解自己是個再平凡不過的人,有盲點、有界限、會分心、人生的經驗仍然有限,還有許多不曾經歷以及做不到的事。我想就是和自己多了些連結吧!就如老師說的「心」的感覺,它篤定、沒有思維、不帶情緒、平靜、緩慢、強大、沈穩、專注,在這段時間我確實有很深刻的體驗,於是在排列的運用上給我的感覺像是,要是我們用的是頭腦、是思維來排列,那麼就像是原本就是混沌不明的一盆水,我們還死命地去翻攪它,到頭來非但水不會清徹,到頭來我們還會白費力氣徒勞無工;若是以心的力量來排,好比等待水中雜質沈澱自清,也許比較花時間,但卻能以逸待勞,所謂「水波平則月映,水澄清則魚現」即是此理。
對排列工作有另外有一些想法,那就是無論是老師在課堂上教的,或是我們從影片或書本上看到的,那都可以成為滋養我們的養份,但我們卻不能太過依賴,我們必須自己張大眼睛敞開心胸,要不然我們不會有自己的經驗和洞見,所以有時候只要有把握我們大可放膽嘗試自己的想法或靈感,未必要照別人的排列依樣畫葫蘆,同樣的方法用在不同時間、不同人身上,在效果上有可能會大打折扣。老師可以提點我們,教導我們,但路還是得要靠我們踏實地走,經驗得要自己來累積,我們可以站在別人的觀點上看世界,但我們一樣可以有自己的視野,用自己本有的力量,加上老師傳授的,然後走自己的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